来源:网络 文章作者:佚名

 

  朱元璋重亲情

  朱元璋小的时候,亲人只有一个侄子和一个外甥,三个小孩为伴。由于他打架的本事一等一,便在郭子兴的军队做随从卫兵。此时,朱元璋遇到后来的马皇后,才体会到亲情。马皇后成为朱元璋一辈子最亲近的人。在这一点上,朱元璋和刘邦是反过来的。

  朱元璋打天下,靠的是淮西一批功臣。他和这批人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,有感情,有依赖,也有冲突和矛盾。他经历过叛变,四无依傍,只有几个非用不可的朋友。他用的几个文人学究,如李善长、胡惟庸,都跟他虚虚实实,真真假假。他没有刘邦那种一起偷鸡烧着吃的忠心朋友。

  亲情与功臣比起来,朱元璋要保护的是幼小的孙子。他疼爱孙子,用尽一切办法帮他清除障碍。明初杀功臣,杀了几万人,连相当于营长、排长的人都杀,罪名是“莫须有”。

  朱元璋以为,只要把儿子分封出去,如中央有事,各王子每人提兵三千来救驾,就可以解决问题。于是在通都大邑或战略要地,将儿子都封了出去。他以为兄弟姐妹的感情会非常浓厚,能一起永保大明江山,但事后证明,根本不是这回事。

  刘邦重友情

  刘邦是老幺,从小没被管好,有一次嫂嫂见他来了,拿着锅铲把锅敲得“哐哐”响,表示饭吃光了。父母骂他不成才,不如老二能种田、置家产。因此,刘邦长大后,在乎的是朋友,不是亲人。

  项羽把他父亲抓起来,绑在城头上说:“你不投降的话,就把你父亲煮了吃。”刘邦回答:“我们曾结拜兄弟,我爸爸就是你爸爸,你要煮你的爸爸,请便,不过要分我一杯羹。”

  刘邦做了皇帝后,把父亲从乡下接来,问父亲的第一句话是:“是老二置的家产多,还是我这个不成才的老幺置的家产多?”

  刘邦重视臣子、参谋、将军说的话,他可以违背自己的决定,180度地大转弯,接受大臣的意见。

  从汉初到汉武帝晚年,功臣集团始终是政治集团的核心。郡太守一定要由功臣的子孙担任,宰相一定要侯爵才能做,但只有军功才能封侯。汉代功臣集团维持的时间远比宗室内亲长。在汉朝,牺牲大批亲人的例子很多,而牺牲功臣的情况很少。刘邦曾对哥哥的儿子吴王濞说:“你如造我的反,要小心。”刘邦对宗族一直不太相信,对亲戚一直心存怀疑。

  气度决定格局

  朱元璋一辈子,花最大力气做的事是荡尽群雄,而不是赶走元人。他像一个穷孩子,有点产业便抓在手上不肯放,所以要“高筑墙,广积粮,不称王”,不做“出头鸟”,就算打不成第一,也有粮可吃,有城可守。

  朱元璋修万里长城,从山海关一直修到嘉峪关,意思是,这是我家的篱笆,你不要进来,是保家产的意思。明朝始终不开阔,跟汉朝大军屡次出击不一样。汉朝的一次边功,往往是十几万头牲口,上万俘虏,上万首级。明朝的边功报上来,斩首五个,就是“大捷”。

  刘邦心胸开阔,用人从宽,招了一些别人的谋士如张良、萧何等人做自己的臣子。

  朱元璋的用人圈子很窄,除了淮西功臣集团外,他在浙东找的文人,包括刘伯温在内,最后基本上都没听他的话。明朝也没有出过真正的名臣、贤臣。

  再者,汉高祖关注的是天下,他一路打来,统战工作做得好,次要矛盾放一边,集中兵力打击项羽。


·上一篇文章:林则徐不为子孙留财
·下一篇文章:叶利钦打猎识普京

 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gushidu.cn/news/mrgushi/08127153821134.htm

 


相关内容

朱元璋吟诗骂秀才

佚名